吞毡
吞毡朗读
吞毡
- 词语读音tūn zhān
- 词语注音ㄊㄨㄣ ㄓㄢ
- 繁体字形吞氈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汉苏武于武帝天汉初出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屈,被幽大窖中。断饮食,武啮雪,与毡毛并吞之。后徙北海,杖节牧羊十九年。及还,须发尽白。事见《汉书.苏武传》。后以"吞毡"为坚贞不屈之典。
网络解释
吞毡
吞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ūn zhān,是指汉苏武于武帝天汉初出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屈,被幽大窖中。
“吞毡”的单字解释
- 拼音zhān
- 部首毛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6BE1
- 五笔TFNK|EHKD
- 仓颉HUYR
- 郑码MHIJ
- 四角21716
毡zhānㄓㄢˉ 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
- 拼音tūn
- 部首口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541E
- 五笔GDKF
- 仓颉MKR
- 郑码AGJ
- 四角10608
吞tūnㄊㄨㄣˉ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