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碇税
下碇税朗读
下碇税
- 词语读音xià dìng shuì
- 词语注音ㄒㄧㄚˋ ㄉㄧㄥˋ ㄕㄨㄟˋ
- 繁体字形下碇稅
网络解释
下碇税
下碇税亦称“舶脚”。唐代政府向洋商征收的二种国境关税。因征于洋商船舶靠岸下碇之时,故得此名。唐时采取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十分发达,政府在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置市舶使,专门负责检查出入船舶,并征收关税。如《新唐书·孔戣传》记:“蕃舶泊步有下碇税。”又《唐大诏令集·大和八年疾愈德音》:“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下碇税的税额或税率不详。
“下碇税”的单字解释
- 拼音xià
- 部首一
- 总笔画3画
- 统一码4E0B
- 五笔GHI
- 仓颉MY
- 郑码AID
- 四角10230
下xià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等级低的:...
- 拼音shuì
- 部首禾
- 总笔画12画
- 统一码7A0E
- 五笔TUKQ
- 仓颉HDCRU
- 郑码MFJR
- 四角28912
税shuìㄕㄨㄟˋ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收。~额...
- 拼音dìng
- 部首石
- 总笔画13画
- 统一码7887
- 五笔DPGH
- 仓颉MRJMO
- 郑码GWD
- 四角13681
碇dìngㄉㄧㄥˋ 系船的石墩:下~(停船)。起~(开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