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漕
折漕朗读
折漕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
网络解释
折漕
折漕亦称“漕折”。指明、清漕粮改折银两或其他实物。明代漕粮,向来纳米,称“漕米”,有时折征布匹或其他谷物以及货币。明宣德八年 (1433年),江南巡抚周忱奏定加耗米折征例,为漕粮改折之始。英宗正统元年 (1436年) 规定,可将一部分漕粮改折货币,每军以银100万两为额 (约合米麦400余万石)。孝宗弘治年间 (1488—1505) 更定折漕之制。万历 (1573—1619) 时折漕渐增,运京漕米大减。
“折漕”的单字解释
- 拼音zhē
- 部首扌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6298
- 五笔RRH
- 仓颉QHML
- 郑码DPD
- 四角52021
折zhēㄓㄜˉ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折zhéㄓㄜˊ 断,弄...
- 拼音cáo
- 部首氵
- 总笔画14画
- 统一码6F15
- 五笔IGMJ
- 仓颉ETWA
- 郑码VEKK
- 四角35166
漕cáoㄘㄠˊ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