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格
葫蘆格朗读
葫蘆格
- 词语读音hú lú gé
- 词语注音ㄏㄨˊ ㄌㄨˊ ㄍㄜˊ
- 繁体字形葫芦格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亦称"葫芦韵"。 2.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网络解释
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一般用在首句押韵的律诗中,前二后三。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三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葫蘆格”的单字解释
- 拼音lú
- 部首艹
- 总笔画19画
- 统一码8606
- 五笔AHAL|AHLL
- 仓颉TYPT
- 郑码EIKL
- 四角44212
...
- 拼音hú
- 部首艹
- 总笔画12画
- 统一码846B
- 五笔ADEF
- 仓颉TJRB
- 郑码EEJQ
- 四角44627
葫húㄏㄨˊ 〔~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
- 拼音gé
- 部首木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683C
- 五笔STKG
- 仓颉DHER
- 郑码FRJ
- 四角47964
格géㄍㄜˊ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法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