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观竞渡

午日观竞渡朗读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午日观竞渡》边贡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注释
①午日:端午节这天。
②骇:惊骇。
③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④青汉:云霄。
⑤殷:震动。
⑥终古:从古至今。
⑦暇日:空闲。
⑧高会:指端午节会船竞渡。

《午日观竞渡》边贡 古诗鉴赏

《《午日观竞渡》边贡 古诗》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午日观竞渡》的诗词大意

共惊群龙水上游览,不知道原是木兰舟。
云旗打猎打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原冤魂永远在,楚乡传统至今留下。
江亭时间可以聚会,醉暗示离骚不解愁。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午日观竞渡》的网友点评

相关诗词推荐

宋代:寇准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宋代:邵雍
自是尧夫不善琴,非关天下少知音。
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年老心。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
如何医药不寻访,近日衰躯有病侵。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唐代: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宋代:李石
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
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
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