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庙怀古

舜庙怀古朗读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
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舜庙怀古》刘熊渠 古诗注释

[1]余怨:留下怨恨。圣人: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这两句明写舜帝南巡不会留有怨愤,暗寓作者自己身居偏远的不平之情。
[2]祠宫:旧时祭祀先祖或先贤的庙堂。这里指舜庙。蔓(màn)草:蔓生的杂草。这两句是说,舜庙掩没在竹林杂草丛中。
[3]素风:素朴的民风。异迹:不同寻常的痕迹。这里指舜帝流传下来的道德风俗。
[4]巡狩:帝王离开京城巡视各地。这里指舜帝南巡。烟云:雾气。柳宗元《首春逢耕者》有“回首烟云横”。
[5]畔:旁边。这两句是说,九疑山地处僻远,云海茫茫。

《舜庙怀古》刘熊渠 古诗创作背景

刘熊渠系长沙王后裔,此诗是其任舂陵侯时,游九疑舜庙所作。事实上,当时的舂陵(今湖南永州宁远县),是一个地势卑湿,多山林毒气,食邑仅476户的偏僻荒远的小侯国。历代舂陵侯族,都并不喜欢他们的这个封邑。刘熊渠的嫡长子刘仁任第三代舂陵侯时,曾向朝廷上书,请求削减舂陵侯国的食邑户数,以换取将封国迁居内地的特许。他的请求得到了汉元帝的批准。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刘仁率舂陵刘氏宗族,从今永州宁远向北迁徙到南阳白水乡(今湖北枣阳县)。

《舜庙怀古》的诗词大意

在湘有余怨,难道是圣人的心。
竹路猿啼古,祠宫乱草深。
一向风传旧习俗,不同闭塞荒林。
巡狩一去不返,烟云抱怨到现在。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舜庙怀古》的网友点评

相关诗词推荐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唐代: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宋代:李石
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
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
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
宋代:寇准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宋代:邵雍
自是尧夫不善琴,非关天下少知音。
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年老心。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
如何医药不寻访,近日衰躯有病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