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朗读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原题:《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李大钊 古诗。禁城等水,皆溯流于此。①
①玉泉:北京西郊玉泉山上流下来的泉水。这股泉水流经颐和园。三海:指北京城内的中南海(即中海、南海)和北海而言。三海的水都是从玉泉流过来的。禁城:紫禁城,即故宫。
②殿阁:指颐和园内的宫殿楼阁。峨峨:状高大。接帝京:跟北京城接近。阿房:秦始皇穷奢极侈建筑阿房宫,浪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这是指清末慈禧太后做寿时,把建设海军的经费拿去建筑颐和园,削弱了中日战争时中国的海军力量,这是当时中国在海战中溃败的原因之一。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的诗词大意

殿阁巍峨接到京城,阿房宫当时苦于经营。

只今仍允许墙水,消耗尽民脂民膏这声音。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的网友点评


相关诗词推荐

宋代:寇准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宋代:邵雍
自是尧夫不善琴,非关天下少知音。
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年老心。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
如何医药不寻访,近日衰躯有病侵。
宋代:李石
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
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
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唐代: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