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的组词
綢字的常见组词有:綢直、宮綢、綢紋紙、靑縐綢、綿綢、絲綢、綢緞、寧綢、絹綢、繭綢、綢繆桑土、電光綢、縐綢、紡綢、綢繆牖戶、綾羅綢緞、綢繆帷帳、柞絲綢、杭綢、綢綢、綢遝、綢絹、綢繆、未雨綢繆、綢子、柞綢、青縐綢、綢固、綢舞、印度綢、黑膠綢、棉綢、綢繆帳扆、府綢、塔手綢、綢密、莨綢、拷綢、薯莨綢、絲綢之路、綢繆帷幄、綢繆束薪、綢厚、綢繆未雨、綢帷、桑土綢繆、彩綢、塔夫綢、綢沓、綢、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綢字相关信息
- 拼音chóu
- 部首糹
- 总笔画14画
- 统一码7DA2
- 五笔XMFK
- 仓颉VFBGR
- 郑码ZLBJ
- 四角27920
含有綢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絹綢 |
绢绸 绢绸是中国一大产业.,丝织物的一个大类。 |
綾羅綢緞 |
【解释】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京城地方的局面越大,人的眼皮子越薄,金子是黄的,银子是白的,绫罗绸缎是红的绿的,这些人的眼珠子可是黑的,一时看在眼里,议论纷纷。” |
綢厚 |
绸厚 绸厚,读音是chóu hòu,汉语词语,指稠密深厚。 |
印度綢 |
一种质薄柔软,宜做春﹑夏装的绸子。 |
塔夫綢 |
塔夫绸 塔夫绸,指的是用优质桑蚕丝经过脱胶的熟丝以平纹组织织成的绢类丝织物。其名称来源于英文taffeta一词,含有平纹丝织物之意。 |
綿綢 |
绵绸 绵绸,古代指的是由绢纺落绵为原料织成的手感柔软条干均匀、表面有粗节的厚实丝织物。《资治通鉴》一七三陈太建九年注:“绵绸,纺绵为之,今淮人能织绵䌷,紧厚,耐久服。” |
彩綢 |
彩绸 彩绸 cǎichóu [colored silk] 各种颜色的丝绸 |
綢密 |
绸密 稠密。绸,通“ 稠 ”。多而密。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高殿弘敞,禁林绸密。” |
綢繆未雨 |
【解释】《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自说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后以“绸缪未雨”或“未雨绸缪”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水患诗》:“消遣残冬易,绸缪未雨难。”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当此绸缪未雨之时,为兴学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犹恐其不能以立国也。”参见“ 未雨绸缪 |
莨綢 |
|
塔手綢 |
辞典解释塔手绸tǎ shǒu chóu 一种丝织品。英语 taffeta或 taffety的音译。有的光滑平坦,有的有波纹皱。这种织品正面反面相似,特别宜于缝制妇女服装。 |
綢繆帷帳 |
【解释】见“ 绸缪帷幄 ”。 |
拷綢 |
拷绸 拷绸,读音kǎo chóu,汉语词语, 指用薯莨液染的一种丝织品,往往用来制作夏天穿的衣服。 |
未雨綢繆 |
【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示例】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近义词】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反义词】临渴掘井【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
綢帷 |
辞典解释绸帷zī wéi 形容林木繁茂。 《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绸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
綢絹 |
1.绸与绢。泛指丝织物。 |
棉綢 |
棉绸 棉绸,属于人造棉大类,是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混纺,在色泽鲜艳度或舒适度上,又与现在的人造棉俗称有明显的区别,是人们对过去优质的人造棉的比较新的一种说法。 |
電光綢 |
电光绸 '示例:老舍 《赵子曰》第三:“ 李景纯 看着 赵子曰 , 赵子曰 的脸紫中又透着一点绿了,好像电光绸,时兴的洋服材料,那么红一缕,绿一缕的--并不难看!” |
絲綢之路 |
|
桑土綢繆 |
【解释】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出处】《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