茬的组词
茬字的常见组词有:抓茬兒、換茬、話茬兒、話茬、斷茬、連茬、麥茬、對茬、翻茬、一茬子、连茬、嘴茬子、齊茬茬、找茬、回茬、重茬、調茬、鬍茬、牙茬骨、下茬子、话茬、断茬、灭茬、滅茬、活茬、二茬罪、搭茬、茬子、茬口、不对茬儿、抓茬儿、竹茬、善茬、破茬、戗茬、麦茬、拉茬、接茬儿、接茬、齐茬茬、急茬儿、换茬、胡茬、对茬、对茬儿、调茬、倒茬、答茬儿、茬、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茬字相关信息
- 拼音chá
- 部首艹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832C
- 五笔ADHF
- 仓颉TKLG
- 郑码EGIB
- 四角44214
茬cháㄔㄚˊ 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子。麦~。 同一块田地上庄
含有茬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抓茬兒 |
抓茬儿 抓茬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uā chá ér,意思是故意挑别人的小毛病。 |
戗茬 |
戗茬,戗茬儿 qiāngchá,qiāngchár[be at loggerheads with] [口]∶比喻意见不一致,语言对立故意戗茬 |
麦茬 |
麦茬 麦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部。 |
鬍茬 |
胡茬 胡茬,汉语词汇,读作hú chá,意思是指剪而未尽的或刚长出来的又短又硬的胡子。 |
連茬 |
连茬 在一定条件下采用连作,有利于充分利用一地的气候、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生产者通过连续种植,也较易掌握某一特定作物的栽培技术。 |
对茬儿 |
对茬儿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
胡茬 |
胡茬 胡茬,汉语词汇,读作hú chá,意思是指剪而未尽的或刚长出来的又短又硬的胡子。 |
连茬 |
连茬 在一定条件下采用连作,有利于充分利用一地的气候、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生产者通过连续种植,也较易掌握某一特定作物的栽培技术。 |
不对茬儿 |
不对茬儿 bduchr[unfit;improper] 与实际不相符,不对头这事怎么不对茬儿呀 |
茬 |
茬 |
茬子 |
茬子 茬子,读音是cházi ,汉语词语,解释为比较厉害的人或指社会混混或地痞。 |
急茬儿 |
急茬儿 【结构】偏正式合成词 【英文】urgent task 〈方言〉紧急的事情:这是急茬儿,可不能耽误了。 |
搭茬 |
搭茬 搭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ā chá,是指接过别人的话说话。 |
答茬儿 |
答茬儿 【词目】答茬儿 【英文】pick up the thread of a conversation and take part in it 〈方言〉接着别人的话说。 |
對茬 |
对茬 duì chá 对茬 方言。吻合;相符。如:这事情看来不对茬,应该对证一下。 |
调茬 |
调茬 调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ào chá ,是农业术语。轮作,调换茬口。 |
齐茬茬 |
齐茬茬 出处: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他挣扎着,狠劲地咬住管家狗腿子的黑手,齐茬茬咬下一块肉来。” |
斷茬 |
断茬 断茬 根绝,不复存在。《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仿佛煮酒多少,成了年景收成、日子好坏的标志……后来,这物件儿硬是断茬啦。” |
茬口 |
茬口 茬口即茬口效应,前茬作物对后茬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称之为“茬口效应”。茬口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不同作物,其茬口效应不同,对土壤养分状况及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也不同。 |
麥茬 |
麦茬 麦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部。 |
含有茬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 | 拼音/解释 |
接不上茬 |
接不上别人的话头说话,指不能继续下去 |